笔趣阁 > 锦绣重生:天价豪门千金 > 804.第804章 牛皮纸上的航海图

804.第804章 牛皮纸上的航海图

推荐阅读: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仙宫飞剑问道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不朽凡人武道宗师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ca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是什么?”

    顾叙在把那牛皮纸摊开之后,看到那纸上的东西,顿时就愣住了。

    霍思宁回过头来,目光顺着顾叙的视线落在那牛皮纸上,也傻了。

    从上学开始,霍思宁所接触到的大明朝的历史里面,几代帝王皆狂妄自大,固步自封。

    自给自足的国家还沉浸在大国的美梦中闭门造车,却不知国门外,文艺复兴、科技发展,天文物理化学进步一日千里,已磨刀霍霍意欲染指这块东方沃土。

    第一个勇敢迈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郑和郑公公,绘下了下西洋的海线图,为他自己在青史上狠狠留下了一笔,只可惜,在那个封建时代,他的这个行为,并不被人所理解。

    在闭关自守,自以为天下第一的王朝,郑和这种行为,就仿佛是在昭示自己的无能,西洋之行被人认为是劳民伤财,毫无益处的事儿,郑和的航海图也被视作祸国殃民的罪恶,被大明朝正直但目光短浅的工部大臣给烧了个精光。

    这份耗费28年一共下去七次才描绘出来的西洋海航图,就这么白白给烧掉了,面对这个史实,不止是霍思宁,只要是稍微懂点历史的人,都会对那个下令烧掉航海图的人恨得咬牙切齿。

    这是开放国门的多么重要的一步棋啊,结果就这么被人给毁了。

    霍思宁一直以为,郑和是中国航海史上的第一人,在霍思宁的心中,他的地位甚至可以和哥伦布比肩。

    可是现在看到顾叙手中的这张牛皮纸,霍思宁才意识到,她错了,大错特错。

    不,不止是她错了,世人都错了,第一个下西洋的人,不是郑和,而是沈万三!

    霍思宁之前以为这个剔红漆器用来掩人耳目,是为了遮掩那只月下葡萄白玛瑙酒杯,她在看到那玛瑙杯之后,也就完全忽略了包裹着这玛瑙杯的牛皮纸。

    结果现在看到顾叙摊开的这张牛皮纸,霍思宁脑子里嗡的一声,瞬间就一片空白。

    这牛皮纸上,密密麻麻画的都是方位和航海路线,虽然只是一张不过半米见方的牛皮纸,但是上面却将各种航海路线都标记得非常清楚。

    明末清初的时候,可不像现在,有航拍记录仪和卫星地图,可以时刻监控到地球上的一切,在科技落后的封建朝代,要研制出一份航海图,需要耗尽的,不光是能工巧匠,大海茫茫比不得陆地,绘制一张海线图,都是大把的银子还有人力趟出来的路。

    尤其是在当时思想封闭落后的背景下,沈万三要出海远航,进行海上贸易,既要承担很大的风险,还要顶着巨大的压力,跟各部门打好关系,这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霍思宁记得在一本资料里看过,大海浩瀚,如朝鲜、琉球、吕宋、澎湖等星罗棋布,与华夏环海对望,明朝的时候,葡萄牙、西班牙等国万里路遥赶来大明朝拜,以澎湖、台湾为基地扎下根来,一待就是几百年,靠的就是走私贸易。

    沈万三的巨额财富是怎么来的?史书上记载,分析当时世界经济格局,沈万三是靠搞外贸挣得巨额财富的。就连他被发配到云南后,还利用茶马古道继续搞国际贸易。

    沈万三在周庄经营家业时,时常往来于海上,他绘制了一份航海图,图中有钓鱼岛的名称和方位,后来航海图传到了后代沈复手中。

    沈复沿着沈万三走过的道路走了一圈,对岛周边情形及方位都有详细目击记载,写就了千古名篇《浮生六记》,这成为钓鱼岛属于中国的铁证。

    现在看着顾叙手中的这张牛皮纸,霍思宁看了又看,怕这东西作假,还特意用天眼透视了一番,看到这牛皮纸上笼罩的紫色灵气跟那白玛瑙酒杯的一样的,霍思宁心中才肯定,这东西应该也是沈万三留下来的。

    可是,史书的记载应该不会错才对,沈万三既然将航海图留传给了自己的后代,又怎么还存了后手,又画了一张这样的图连同这个杯子一块儿给藏起来,这是什么用意?

    霍思宁想不通其中的问题,索性将注意力放在了这张牛皮纸上,既然猜不猜沈万三的用意,那就看看这张航海图吧。

    在这张不大的图纸上,画的航海路线霍思宁却是十分熟悉,这条路线,正是从苏市出发到波斯湾以及欧洲各国的海上航线,也即是史书上记载的海上丝绸之路。

    不过,除了航海路线之外,霍思宁更关注的,是这种图纸上的文字部分。

    在图纸的一侧,还夹杂着不少批注,批注上不光写着沿途诸国的人土风情,政治、地域等珍贵资料,还有关于航海运输给养以及海上通信联络方式等等的详细介绍。

    一个商人,从无到有,要绘制出一份这样的航海图,要付出多少心血和代价才能将这些资料汇集起来?

    看到这张图,霍思宁的心绪是复杂的,如果这就是沈万三的商业王国,那从这张地图足以窥一斑而见全豹,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优秀到近乎逆天的商业天才,却被大明帝王扼杀在了摇篮之中,如何不让人唏嘘?

    这也就算了,更让霍思宁感到惋惜的是,一个小小的殷商就能做到这样的地步,换成官方来做,凭借官方力量进行航海游记的郑和,绝对比沈万三做得更好。

    那也就意味着,那份郑和下西洋之后不久就被烧掉的航海图,比她眼前的这份要更详细,也更具有历史纪念和研究价值。

    霍思宁在心中大胆猜测,如果那份航海图没有被烧掉,而是被上位者重视起来,也许华夏国也能参与到工业革命,那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八国联军侵华,也没有后来的几十年动乱和战争?

    想到这些,霍思宁心中就有一种憋闷的感觉,那一把火,烧掉的不光是一份航海图,而是一个让大国崛起,领先世界数十年的机会。

    当然,这些也只能是想想罢了,既已成为现实,也就只能在心底长长叹息一声罢了。

    霍思宁遗憾地想着,目光落在这份图纸上,忽然注意到这图纸上的航海路线上,有一个墨色圆点。